介紹一下防水母線槽的安裝工藝
防水母線槽安裝工藝詳解
一、安裝前準備
-
材料與工具檢查
-
核對母線槽型號、規格(如防護等級 IP65/IP68)、長度及配件(彎頭、三通、支架等),確保防水密封件(O 型圈、密封膠)齊全且無破損。
-
工具準備:扭矩扳手、水平尺、萬用表、絕緣測試儀、切割工具等。
-
現場勘測與規劃
-
確認安裝路徑(如沿墻體、吊頂或電纜井),避開高溫、腐蝕性介質及機械損傷區域。
-
測量安裝空間尺寸,計算支架間距(水平安裝時≤2m,垂直安裝時≤3m),確保母線槽承重均勻。
二、核心安裝步驟
-
支架安裝
-
采用角鋼或槽鋼制作支架,通過膨脹螺栓固定于墻體或鋼結構上,支架表面需做防腐處理(如鍍鋅)。
-
支架安裝需保持水平或垂直,誤差≤2mm/m,確保母線槽直線度。
-
母線槽拼接與密封
-
預留孔洞尺寸比母線槽外徑大 50~100mm,孔洞四周用防火泥或防水砂漿填充密封,外部加裝防水套管。
-
清理接口表面油污、灰塵,安裝密封圈于母線槽接口凹槽內。
-
對齊兩段母線槽,用專用螺栓緊固(按對角線順序擰緊,扭矩值參照廠家說明書,如 M10 螺栓扭矩約 40N?m)。
-
接口處外側涂抹防水密封膠(如硅酮膠),形成二次防水屏障。
-
對接流程:
-
穿墻 / 穿樓板處理:
-
接地與絕緣處理
-
母線槽外殼需可靠接地,通過接地端子連接至接地干線,接地電阻≤4Ω。
-
安裝后用絕緣測試儀測量相間及對地絕緣電阻,阻值應≥20MΩ,確保電氣安全。
三、特殊場景安裝要點
-
垂直安裝
-
底部設置固定支架承受整體重量,每 5~8m 加裝彈簧支架補償熱脹冷縮。
-
垂直段接口處需額外加裝防水檐,防止冷凝水滲入。
-
戶外安裝
-
母線槽頂部加裝防雨檐,接口處采用雙層密封結構(密封圈 + 防水盒)。
-
暴露于陽光下的部分需包裹防曬隔熱層,避免密封件老化。
-
潮濕環境
-
定期檢查密封件老化情況,建議每 1~2 年更換一次 O 型圈。
-
安裝排水孔于母線槽最低處,防止內部積水。
四、測試與驗收
-
防水性能測試
-
采用淋水試驗(IP65):用噴嘴從任意方向噴水,壓力 80~100kPa,持續 15 分鐘,內部無滲水。
-
浸泡試驗(IP68):按設計水深(如 10m)浸泡 24 小時,絕緣電阻無下降。
-
電氣性能測試
-
耐壓試驗:施加 1.5 倍額定電壓持續 1 分鐘,無擊穿或閃絡現象。
-
溫升測試:通額定電流運行 2 小時,外殼溫度≤70℃(環境溫度 25℃時)。
五、注意事項
-
禁止在雨天或濕度>85% 環境下露天安裝,如需緊急施工,需搭建臨時防護棚。
-
安裝過程中避免母線槽過度彎曲(彎曲半徑≥10 倍直徑),防止絕緣層破損。
-
與其他管道(如水管、蒸汽管)間距≥300mm,避免交叉滲漏或熱影響。
通過標準化安裝工藝,防水母線槽可在潮濕、戶外、水下等嚴苛環境中穩定運行,確保電力輸送的安全性與可靠性。